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33|回复: 0

血余的炮制方法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80

回帖

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8295
发表于 1970-1-1 08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血余的炮制方法




1.血余《医学入门》:“用皂角水洗净。”现行,取头发,除杂质,反复用稀碱水洗去油垢,清水漂净,晒干。iKY
2.血余炭《五十二病方》:“燔发。”《金匮要略方论》:“烧灰。”《千金翼方》:“炙之。”《圣济总录》:“存性烧灰。”《医学入门》:“入罐内烧存性,止血。”现行,取净血余用武火炒至黑而亮,呈蜂窝状或将净血余装于锅内,上扣一个口径较小的锅,两锅结合处用盐泥或黄泥封固,上压重物,扣锅底部贴一白纸条,或放几粒大米,用武火加热,煅至白纸或大米呈深黄色为度,离火,待凉后取出,剁成小块。iKY
【饮片性状】血余呈人发状。血余炭呈不规则的块状,人小不一。色乌黑而光亮。表面有多数小孔,如海绵状。质轻而脆,易碎,断面呈蜂窝状,互碰有清脆之声。用火烧之有焦发气。味苦。iKY
【炮制作用】血余不生用,入药必须煅制成炭,煅后方具有止血作用。血余炭用于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尿血、崩漏下血、外伤出血。如治出血的化血丹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。iKY
【炮制研究】血余在唐代以前有“燔发”(《五十二病方》)、“烧灰”(《金匮要略方论》)、“炙之”(《千金翼方》)等炮制方法。沿用至宋、明,制法变化不大。如宋代有“存性烧灰”(《圣济总录》),明代有“入罐内烧存性”(《医学入门》)等。现行,采用密闭煅血余成炭,也有炒炭用者。 iKY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入门秘籍数据库中心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5-4-9 21:55 , Processed in 0.114034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