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16|回复: 0

狗骨的炮制方法?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80

回帖

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8295
发表于 1970-1-1 08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狗骨的炮制方法?




1.狗骨:取原药材,用温水洗净泥土,闷润,刮净残余筋肉,晾干,砸成小块。dij
2.制狗骨《名医别录》:“燃灰。”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烧屑。”《千金翼方》:“烧之,捣筛,以水和。”《本草纲目》:“烧灰,米饮日服或猪脂调。”现行,取净狗骨置适宜容器内,以酒浸制或置耐火容器内,武火煅至酥脆,取出,放凉,研末。dij
【饮片性状】狗骨骨质坚实,不甚沉重,白色或微黄色,断面不平整,骨腔内网状髓质不明显,骨质显油润,火烧有腥臭味。制狗骨形如狗骨,具有酒香气,腥味减弱或呈灰白色粉末状。dij
【炮制作用】狗骨性味甘、成,温。具有补肾壮骨,去风止痛,敛疮生肌的功能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,腰腿无力,四肢麻木,崩漏带下,久痢不止,外伤出血,小儿解颅,痈肿疮瘘,冻疮。炮制后使药物纯净,酒制狗骨去除腥臭味,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,如配伍穿山龙治风湿性关节炎(《中国动物药》)。煅制狗骨使药物质地疏脆,易于粉碎,便于调剂、制剂。用于久痢劳痢,食积气滞,水火烫伤等。如治小儿赤白痢不止的三骨散(《太平圣惠方》):治妇女产后烦闷不能食的白犬骨散(《千金翼方》);与茶油调和治烧烫伤(《广西民族药简编》)。dij
【炮制研究】狗骨在梁代有“烧屑”(《本草经集注》)。至唐代出现“烧,捣筛”(《千金翼方》)。明代有“烧灰”(《本草纲目》)的记载。现行,采用酒浸制,煅制或焙干研末。dij
狗骨的化学组成因骨的种类而有差异。炮制后,狗骨的水分、脂肪及骨胶原的含量大大降低,无机物含量变化不大。 dij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入门秘籍数据库中心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5-4-4 14:34 , Processed in 0.112951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