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46|回复: 0

[一、医方(二十)治消渴方] 2.滋饮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80

回帖

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8295
发表于 1970-1-1 08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[一、医方(二十)治消渴方] 2.滋饮

治消渴。生箭(五钱)大生地(一两)生怀山药(一两)净萸肉(五钱)生猪胰子(三钱,切碎)上五味,将前四味煎汤,送服猪胰子一半,至煎渣时,再送服余一半。若遇中、上二焦积有实热,脉象洪实者,可先服白虎加人参汤数剂,将实热消去强半,再服此汤,亦能奏效。消渴一证,古有上中下之分,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。究之无论上消、中消、下消,约皆渴而多饮多尿,其尿有甜味。是以《圣济总录》论消渴谓∶“渴而饮水多,小便中有脂,似麸而甘。”至谓其证起于中焦,是诚有理,因中焦病,而累及于脾也。盖为脾之副脏,在中医书中,名为散膏,即扁鹊《难经》所谓脾有散膏半斤也(尾衔接于脾门,其全体之动脉又自脾脉分支而来,故与脾有密切之关系)。有时脏发酵,多酿甜味,由水道下陷,其人小便遂含有糖质。迨至病累及于脾,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(《内经》谓脾气散精上达于肺)则津液少,不能通调水道(《内经》谓通调水道下归膀胱)则小便无节,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。尝阅报,有患消渴,延中医治疗,服药竟愈者。所用方中,以黄为主药,为其能助脾气上升,还其散精达肺之旧也。《金匮》有肾气丸,善治消渴。其方以干地黄(即生地黄)为主,取其能助肾中之真阴,上潮以润肺,又能协同山萸肉以封固肾关也。又向因治消渴,曾拟有玉液汤,方中以生怀山药为主,屡试有效。近阅医报且有单服山药以治消渴而愈者。以其能补脾固肾,以止小便频数,而所含之蛋白质,又能滋补脏,使其散膏充足,且又色白入肺,能润肺生水,即以止渴也。又俗传治消渴方,单服生猪胰子可愈。盖猪胰子即猪之,是人之病,而可补以物之也。此亦犹鸡内金,诸家本草皆谓其能治消渴之理也。鸡内金与猪胰子,同为化食之物也。愚因集诸药,合为一方,以治消渴,屡次见效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入门秘籍数据库中心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5-4-7 11:12 , Processed in 0.13827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