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1|回复: 0

油桐子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80

回帖

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8277
发表于 1970-1-1 08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油桐子




 【出自】《纲目》7fp
7fp
【别名】桐子(《纲目》),桐油树子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高桐子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油桐果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。7fp
7fp
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。7fp
7fp
【原植物】油桐(《品汇精要》),又名:罂子桐、虎子桐(《本草拾遗》),荏桐(《本草衍义》),光桐、五年桐、百年桐、光面桐。7fp
7fp
        落叶乔木,高3~10米。有粗壮无毛之枝,幼枝稍具长毛。叶互生,革质,卵状心脏形,长10~15厘米,宽6~1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截形,全缘.有时浅3裂,下面具疏毛或后变无毛,绿色有光泽;叶柄长4~10厘米,顶端有红紫色2腺体。花先叶开放,单性,雌雄同株;成圆锥状复聚伞花序,密集小枝顶端;萼片2裂,绿色,具细毛;花瓣5,白色,覆瓦状排列,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,内面无毛;雄花具雄蕊8~10,或可至12枚,排列呈2轮,外轮雄蕊着生于近基部的分离,内轮的较长而合生,花药橙红色;雌花子房有毛,3~5室,花柱与子房室同数,柱头2裂。核果近球形,顶端急尖,平滑,直径4~5厘米,内具种子3~5颗。种子阔卵圆形,背圆拱,腹部平。花期4~5月。果期10月。7fp
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,将其堆积于潮湿处,泼水,覆以干草,经10天左右,外壳腐烂,除去外皮收集种子晒干。7fp
7fp
本植物的根(油桐根)、叶(油桐叶)、花(桐子花)、未成熟的果实(气桐子)以及种子榨出的油(桐油)等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7fp
7fp
【生境分布】喜生于较低的山坡、山麓和沟旁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贵州,云南等地。7fp
7fp
【化学成份】7fp
7fp
各地产的油桐子的一般组成虽有差异,但总的说,种子含油约35%,种仁含油约50~61%。另一报道,果实含粗脂肪61.500%,粗蛋白质16.569%,水分3.742%,大部分的糖为非还元性糖,此外又含戊聚糖6.68%。7fp
7fp
油桐子榨油后的桐饼,尚含油3.1~6.6%,又含氮2.12%,磷1.13%。因含有能引起动物胃肠炎的毒性皂甙,故不作饲料而常用为肥料。此种有毒成分在油中溶度小,故桐饼的毒性远比桐油为大。据说,在70~100℃久热或在高压蒸气中2小时,该毒性成分能被破坏,但可能还含其他毒素。7fp
7fp
种仁中蛋白质种类尚少研究,其能溶于水者,可能为一种磷糖蛋白质;又用稀盐酸、10%食盐水、0.2%氢氧化钠,曾分别分出几种蛋白质。桐饼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以精氨酸(10.87%)、缬氨酸(8.33%)、亮氨酸(7.67%)和苯丙氨酸(7.28%)等为多。7fp
7fp
同属植物Aleurites montana的种子组成及其所产的油,都与油桐极相似。此植物的油名木油,国际上常称为中国木油,而油桐所产的油名为桐油。由于此二种油性质相似,故常混淆不清。木油中的桐酸含率为75%,比桐油的77%略低。7fp
【性味】7fp
7fp
①《本草拾遗》:有大毒。7fp
7fp
②《纲目》:味甘。7fp
7fp
【功能主治】吐风痰,消肿毒,利二便。治风痰喉痹,瘰疬,疥癣,烫伤,脓疱疮,丹毒,食积腹胀,大小便不通。7fp
7fp
①《纲目》:风痰喉痹,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。7fp
7fp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磨水涂瘰疬。7fp
7fp
③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有利便、催吐、镇咳作用。消积食,治气胀,并治妇女月经不调。外用可治毒疮、疥癣。7fp
7fp
④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消肿解毒,治疥癣、烫伤。7fp
7fp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研末吹喉、捣敷或磨水涂。内服:煎汤,1~2枚;磨水或捣烂冲水服。7fp
7fp
【注意】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孕妇慎服。7fp
7fp
【附方】7fp
7fp
①治瘰疬:桐油树子磨水涂,再以一、二个和猪精肉煎汤饮。不可多用,宜多服数次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7fp
7fp
②治疥癣:油桐果捣烂绞汁敷抹。7fp
7fp
③治烫伤:油桐果捣烂绞汁,调冬蜜敷抹患处。7fp
7fp
④治锈铁钉刺伤脚底:鲜油桐果和红糖捣烂敷贴。(②方以下出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7fp
7fp
⑤治脓疱疮:嫩油桐果切开,将果内流出的水涂患处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7fp
7fp
⑥治丹毒:油桐壳焙焦,研细面,香油调涂患处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7fp
7fp
⑦治大小便不通:桐油树种子一粒。磨水服,大约半粒磨水一两。(《贵州草药》)7fp
7fp
【备考】7fp
7fp
①<纲目>:“冈桐,即白桐之紫衣者。油桐,枝千花叶并类冈桐而小,树长亦迟,花亦微红。但其实大而圆,每实中有二子或四子,大如大枫子。其肉白色,味甘而吐人。亦或谓之紫花桐,人多种莳收子,货之为油,入漆家或舱船用,为时所须,人多伪之,惟以篾圈蘸起如鼓面者为真。”7fp
7fp
②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“油桐,种子最毒,树叶和树皮次之,新鲜的毒性较剧。中毒症状:误食后半至四小时内发病,轻度中毒表现为胸闷,头晕; -般为恶心,呕吐,腹痛,腹泻;严重的出汗,血性大便,全身酸痛无力,呼吸困难,抽搐,因心脏麻痹而死亡。解救方法:速洗胃,导泻;服蛋清或面糊;饮大量糖水及淡盐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;如抽搐可用镇静剂;如循环衰竭可用强心兴奋剂等对症治疗。民间解毒法:日食红糖糯米稀饭;日大量饮盐水;@甘草-两煎水饱饮。”30.237fp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入门秘籍数据库中心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4-11-25 00:43 , Processed in 0.164598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