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8|回复: 0

[未分类] 红木耳

[复制链接]

7万

主题

80

回帖

7万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78285
发表于 1970-1-1 08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
红木耳

红木耳
浏览 1020
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木耳

拼音Hónɡ Mù ěr

别名红靛、一口红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

出处《泉州本草》

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。

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。茎紫红色,高1~2米。单叶对生;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~5厘米,先端深凹或2裂,基部近截形,稍下延成耳状,边缘波状,稍内卷,叶面稍卷曲不平,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拱形的侧脉,有时叶脉呈绿色或暗绿色;叶柄长约3厘米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具柄;小花多数;苞片通常每花3枚;花被5裂,长约1.5毫米,白色或淡黄色;雄蕊5,花丝基部合生;柱头2~3枚。胞果不开裂。种子1颗。

生境分部生于田野或栽于庭园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味苦微甘,凉。

①《泉州本草》:"淡微甘,性凉,无毒。"

②苦,凉。(福建)

功能主治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血,创伤出血,痢疾,痛经。

①《泉州本草》:"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带血,血气燥热。"

②治咳血,痢疾。(福建)

③《文山中草药》:"舒筋活血,调经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鼻衄,痛经,骨折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
注意《泉州本草》:"孕妇忌用。"

复方①治吐血,衄血:鲜红木耳,每次一两,水煎泡乌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②治咳嗽带血:鲜红木耳(单用叶亦可),每次一两半至二两,合猪半赤白肉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③治创伤出血:红木耳、冰糖各三钱,炖服。(福建)

④治痢疾:鲜红木耳叶一两,捣汁,调红糖服。(福建)

⑤治皮肤燥痒:红木耳全草或叶,每次二两,合猪肚油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红木耳

拼音Hónɡ Mù ěr

别名红靛、一口红、汉宫秋、红叶苋

出处出自《泉州本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esine herbstii Hook.f.

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粗壮,带红色,高达1m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2-3cm,有贴生毛或近无毛;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-5cm,先端深凹或2裂,基部近截形,全缘,紫红色而有淡色的中脉及5-6对拱形的侧脉,如为绿色或暗绿色则有黄色叶脉。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组成圆锥花丛;单性异株,花极小,白色或淡黄色;每花通常有3苞片,花被小,长约1.5mm,5裂;雄花的雄蕊通常5枚,花丝仅于基部合生;雌花花被基部有1环密生的白绵毛,不育雌蕊合生成浅杯状,子房卵圆形,花柱极短,柱头常2裂。胞果球形,侧扁,不裂。种子近肾形,种皮壳状,光亮。花、果期9月至翌年3月。

生境分部我国上海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,栽培者为雌株,不结果实。原产巴西。

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畏寒冷。好向阳、高燥地势,忌湿涝。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。

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。选带2个节的嫩枝顶端作插穗。

温度保持在15~25℃。冬季应在温室内越冬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可达1m。茎红色,圆柱形,有分枝,节部膨大。叶具长柄,完整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,长2.5-5cm,先端凹,基部截形,鲜时紫红色,叶脉色淡,侧脉拱形;有些叶片呈绿色或暗绿色,有黄色的叶脉,干后是枯绿色。

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,花极小,白色或淡黄色,常已脱落。

性味甘;微苦;性凉

归经肝;大肠经

功能主治凉血止血;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吐血;衄血;咳血;便血;崩漏;痢疾;泄泻;湿热带下;痈肿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~30g,鲜品30~60g;或捣汁。
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注意《泉州本草》:孕妇忌用。

各家论述1.《泉州本草》:凉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带血,血气燥热。

2.治咳血,痢疾。(福建)。

3.《文山中草药》:舒筋活血,调经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鼻衄,痛经,骨折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医入门秘籍数据库中心 ( 桂ICP备2023004048号 )

GMT+8, 2024-11-27 08:35 , Processed in 0.16868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