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楂的鉴别方法
来源 1.北山楂:又叫山里红、大山楂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-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.major N.E.Br.和山楂C.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果实。ShM
2.南山楂:又名山楂子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meata S.etZucc.的干燥果实。ShM
产地与分布 1.北山楂:主产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省。以山东临朐、沂水及河北安国等地产品质优,行销全国并出口。ShM
2.南山楂:主产浙江、江苏、湖南、河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江西等地。此外,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区亦有分布。ShM
鉴别要点 北山楂与南山楂形状迥异。北山楂为圆形厚片。外皮红棕色,具皱纹,有灰白斑点;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,横切面有浅黄色种子,气微香,味酸微甘。南山楂则为球形果实(或压扁),棕红色,具纵纹及宿萼残迹,质坚,果肉薄,有果核5粒,味酸涩。ShM
类似品伪品山林果、湖北山楂,类似北山楂而肉质较枯瘪,气味略淡。伪品形性不同,可资区别。ShM
名典鉴别 ①唐·苏恭曰: “赤瓜木,赤楂也。出山南、申、安、随诸州。小树高五六尺,叶似香菜,子如虎掌,大如小林檎,赤色。”②陈藏器曰:“赤瓜草,即楂棣也。生高原,梂似小楂如赤,人食之。”③宋·苏颂曰:“棠梂子生滁州。三月开白花,随便结实,采无时。彼人用治下痢及腰痛有效。他处亦有,不入药用。”④明·《本草蒙筌》:“山查子。一名糖毬子,俗呼里红。深谷沿生,立秋摘取。”⑤李时珍曰:“赤瓜、棠梂、山楂一物也。古方罕用。故唐本虽有赤瓜,后人不知即此也。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,而后遂为要药。其类有二种,皆生山中。一种小者,山人呼为棠机(音求)子、茅楂、猴楂、可入药用。树高数尺:叶有五尖,桠间有刺。三月开五出小白花。实有赤黄二色,肥者如小林檎,小者如指头,九月乃熟,小儿采而卖之。闽人取熟者去皮核,捣和糖、蜜,作为楂糕,以充果物。其核状如牵牛子,黑甚坚。一种大者,山人呼为羊机子。树高丈余,花叶皆同,但实稍大而色黄绿,皮涩肉虚为异尔。初甚酸涩,经霜乃可食。功用相同,而采药不收。”⑥清·《本草从新》:“山查有大小二种。小者入药。一名棠毬子。”《本草求真》:“山楂有大小二种。小者入药,去皮核,捣做饼子,日干用。出北地,大者良。”ShM
快速鉴别 1.北山楂:果实呈球形或梨形,直径l~2.5cm。表面鲜红色至紫红色,上面满布灰白色细斑点,顶端有宿存花萼,基部有果柄残痕。药用山楂通常切成2~3mm厚片,多卷边或皱缩不平,果肉绿黄色至浅棕色,切面可见浅黄色种子5~6粒,有的已脱落,质坚硬。气微清香。味酸微甜。ShM
2.南山楂:果实呈类球形,直径1~1.5cm(有的压成破裂的饼状)。表面棕红色,有细皱纹;顶端具圆形的宿萼残迹,中央凹陷,周边凸起,基部有果柄残痕。质坚硬。剖开后果肉薄,棕红色,有果核数粒。气微,味酸涩。 ShM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