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冬菊
野冬菊浏览 1057
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冬菊
拼音Yě Dōnɡ Jú
出处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为菊种植物野冬菊的花。秋季采花,晒干。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5~50厘米。茎直立,圆柱形,密被白色短租毛。基生叶丛生,稍似莲座状,匙状倒披针形,长3~5厘米,宽7~10毫米,先端钝圆,基部楔形,渐狭成柄,全缘。两面均密被短粗毛;茎生叶互生,倒披针形,向上渐狭,先端尖,基部抱茎。头状花序3~5着生于茎顶,排成伞房状,花序总梗长2~6厘米,基部有1苞叶;总苞2~3列,半球形;舌状花雌性,1列,紫色。瘦果倒卵形,有棱,被白色短毛,冠毛白色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部生于山坡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苦,凉。
功能主治清热消炎。治牙痛,喉痛,眼痛,口腔炎。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泡水含漱。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野冬菊
拼音Yě Dōnɡ Jú
英文名Stony Living Aster
别名菊花暗消、肋痛草
出处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石生紫菀的花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ster oreophilus Franch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石生紫菀 多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根茎横走或斜升,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的叶丛。茎粗壮,中部以上有分枝,被开展的长粗毛,基部被枯叶裂片。莲座状叶狭匙形,长4-8cm,宽0.6-1.5cm,下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,全缘或有小尖头状疏齿或浅齿;茎下部叶匙状或线状长圆形,长4-8cm,宽0.5-1.2cm,全缘或上部有浅齿,先端钝或的圆形,中部及上部较小,直立,线状或披针状长圆形,基部急狭,半抱茎,全缘,先端圆形;全部叶两面被密或疏短糙毛。头状花序径2.5-3.5cm,伞房状排列;花序梗长状长圆形或舌形,被长密毛,常紫褐色,内层被短密毛;舌状花多毛带红色或污白色,具微糙毛。瘦果倒卵形,稍扁,一面有肋,被密绢毛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300-4000m的针叶林下、开旷坡地或山坡路旁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目赤肿痛;咖啡喉疼痛;口腔炎;牙痛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泡水含漱。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页:
[1]